野牡丹有个性的雄蕊
野牡丹,并非野生的牡丹,它跟牡丹并没有一点关系。
原本这里是想记录“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. Don”这一种植物的,查找电脑版中国植物志资料时,发现竟然找不到它了。后来在植物群老师的指点下,才知道这个名称已经修订为“印度野牡丹 Melastoma malabathricum”,但细看两个名称下面的个体详细特征,两者并不同,比如,“野牡丹基出脉7”,“印度野牡丹基出脉5”(这不是名称修改前后的同种物种吗?)另外,这次在山野看到的,也起码包含两种不同的野牡丹属植物。所以,文中的“野牡丹”,概指我今年所见的所有野牡丹属植物(野牡丹属——Melastoma Linn.)。
七月的野牡丹最绮丽。铁林寺门口的山坡上、冰臼地质公园向阳的疏林石块间、去幽峪逸林的蜿蜒山沟上,大朵大朵紫红色或粉红色的花,成了这个季节石壁、山坡最明艳的阳光精灵。三十多年前粤北山区,在那条通往大农场的山路上,它们也是这样雀跃了一个小女孩即将酷暑下干农活的心情的。
没有花中之王的雍容华贵,野牡丹更多的是俏皮和灵气,在石壁上生长的个体尤为如此,它们也不容我近前欣赏,只能远远地赞叹。
幸而有一些生长在山坡近道旁,还能让我细细端详它们的容颜。这几天看到的野牡丹,大部分都是五个花瓣,偶能在一株当中看到两三朵有六个花瓣。花瓣娇柔薄嫩,但在烈日炙烤之下,到下午三四点还能保持完好的形状,只稍显疲态。花瓣边缘中心处,略有绒毛。
不仅花瓣边缘有绒毛,野牡丹简直就一个毛孩子,花萼、叶片两面、茎梗、果实,全都披上密密的伏毛。
雄蕊个数是花瓣数的两倍,(5花瓣有10雄蕊,6花瓣则有12雄蕊),它们很有个性,不像平常所见的花的雄蕊那样围成一圈,而是分成明显不同的两部分,各占半边。一边是5枚短雄蕊(或6),呈柠檬黄色,药隔呈黄色;另一边是5枚长雄蕊(或6),基部也是柠檬黄色,但是到跟短雄蕊差不多高度时,呈淡紫红色,并向下弯曲,那是长雄蕊的花药,而花药顶端长长的紫红色药隔,又向上再一次弯曲,这些长雄蕊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翻过来的螃蟹的脚。
长雄蕊特点非常突出,常令人忽略另一边短雄蕊的存在,导致野牡丹的雄蕊看起来就像只往一个方向倒似的。柱头也是淡紫粉色,跟长雄蕊弯向同一边。
野牡丹为什么要长两种不同的雄蕊呢?因为它们在昆虫传粉过程中各有不同的作用。这种在同一朵花上,形态、大小、颜色、功能等方面有明显区别的雄蕊,叫做异型雄蕊。异型雄蕊在植物的繁殖中承担不同的功能,不同类型雄蕊上的花粉,在大小、颜色、数量、形状、外壁纹饰、外壁厚度、活力等方面是有差异的,这些差异决定了有些花粉对传粉昆虫更有吸引力,有些花粉更适合用来繁殖。这是相应的植物经过长期演化,与传粉功能高度适应的结果。
对于野牡丹来说,黄色的短雄蕊是用来吸引传粉昆虫的(通常是木蜂属),之上的花粉作为蜂的食物;紫红色长雄蕊上的花粉,则是用来繁殖的。当木蜂访花收集短雄蕊花粉时,它们的背部、翅膀容易蹭到长雄蕊的花粉,在访下一朵花时转移到柱头上,达到传粉的目的。
如果我是一只飞向野牡丹的木蜂,在长短雄蕊之间,我是看到花粉的差异,还是闻到它们气味的不同?
野牡丹的叶子全缘对生,基出叶脉有5条或7条,叶形也因种的不同而有的偏长有的偏圆。
果实好似裹着土黄色毛毯的坛子,成熟以后,它会自动裂开,里面的种子明显分为浅米黄色和紫黑(或深褐)深浅两种。浅色种子比较饱满,能萌发,而深色种子多数干瘪,不能萌发。
这深浅两色种子,会不会是因异型雄蕊的不同花粉受精所致?
(上图点击放大,可以看到里面的种子有两种不同的颜色)
回到城市,我们也经常见到野牡丹科蒂牡花属的另一种植物——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 (Mart. et Schrank ex DC.) Cogn.。这一种就是原产巴西的引种栽培观赏植物了。
(上图为“巴西野牡丹”
引用自植物智,袁华炳老师拍摄)
顺便吐槽一下网络版中国植物志野牡丹属下面各种的名称:“稔ren”“菍nie”“棯”混用。在商务印书馆第10版的《新华字典》中,只保留了“稔”,“菍”和“棯”都查不到了。
资料参考:《异型雄蕊植物花粉异型性的比较研究》(作者:王佳)
野牡丹上的虫虫欣赏:
(这看似像蜂的家伙,其实是食蚜蝇科的。它没有蜜蜂嚼吸式的口器,它所拥有的是跟苍蝇一样的舐吸式口器,趴在花瓣上舔呀舔呀~)
(花瓣上一个小虫虫爬来爬去,可是叶甲科的?)
(这个可就不常见了,它窝在两片半合拢的嫩叶间,腹部的绿像翡翠一样,嗯,它的名字就叫“绿腹新园蛛”。)
(文:白淡淡)
(摄影:黑淡淡)
淡淡草木记
人、虫虫、植物……
是共生在自然中的邻居
和谐,是最好的相处之道
扫一下二维码,咱就是朋友啦!
《淡淡草木记》中的文字、照片、视频、小画均为原创(如有另外引用的照片均有注明)。欢迎识别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,欢迎在后台对话框留言指正交流。